“香港高才通计划”作为香港特区政府“抢人才”战略的核心举措,该计划自2022年底推出以来,共收到近14万宗申请,约11万宗获批。截至2025年7月底,近1.4万名高才逗留期限已届满,7394人申请续签,续签率达54%(每两人中有一人选择留港),入境处已处理9044宗申请,8511人成功续签,获批率高达94%。本文将从结合最新政策变化列出申请条件和续签规则,为申请人提供专业指南!
一、最新申请条件
(一)A类申请核心要求
1.收入标准:申请前完整评税年度(例如1月1日至12月31日)收入达250万港元(或等值外币),需提供:
个人收入:工资、奖金、劳务费、股权分红等年度完税证明;
公司利润:持股≥50%的企业净利润,需提交审计报告及企业所得税申报表。
2.持股时间:评税年度内持续持股,突击购股(如申请前3个月入股)无效,最低持股时间为一个财务年度。
3.收入类型:仅认可应税收入,投资收益(如炒股、基金、房产出租)及未纳税收入不计入。
(二)B/C类申请资格
B类:全球QS排名百强大学学士学位+5年内3年全职工作经验;
C类:全球QS排名百强大学学士学位+工作经验不足3年(年度配额1万名,先到先得)。
二、关键变化解析
(一)A类首签延长至3年
高收入人士(年薪≥250万港币)首次签证由2年延长至3年,续签模式调整为"3+3+3",为申请人预留更充裕的赴港准备时间。顶尖人才(年薪≥200万港币且留港满2年)可直批6年签证。
(二)院校名单动态扩容至199所
因学历造假风波影响,现在所有学历都需要做认证证明加上成绩单,中国内地新增中国科学院大学等23所高校,包括:
A.综合类
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
中山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南京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
B.工科类
同济大学、东南大学、天津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
C.特色类
中国科学院大学(新增)、四川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
三、续签规则:从“形式审查”到“实质贡献”
(一)续签核心条件
1.在港工作或创业:
A.受雇于香港公司:需提供雇佣合同、薪资流水(月薪≥3万港元,金融行业≥5万港元)、强积金(MPF)记录、个人出入境记录等;
B.自雇创业:公司股东为申请人本人,需真实运营满1年,提供审计财务报表、利得税报税表、租房协议、本地雇员MPF记录,公司年营业额≥200万港元记录。
2.经济贡献证明:
A.纳税记录:个人薪俸税或公司利得税缴纳证明及评税通知;
B.业务合同:证明对香港产业有实际带动作用(如跨境贸易、科技创新)。
3.居住关联性:
A.租房合同、水电费单据、子女在港入学记录;
B.单次离港超6个月需提供外派证明或医疗记录。
四、总结
根据香港劳工及福利局披露,今年9月,新一份《施政报告》即将发布,预计届时香港人才政策极有可能再次发生变化。香港高才通计划已进入"精准引才"新阶段,申请人需从"资格达标"转向"价值贡献"思维。建议有意向的申请人结合自身职业规划选择续签路径,通过合规经营与税务筹划,实现"身份+资产"双重优化。如需了解更多香港高才通资讯的,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或来电咨询!